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淳外校第一周国旗下讲话

马玉萍 2024/9/2 13:13:22 点击609次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徐光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长夏尽,新秋始,又到一年开学季。在刚刚结束的第33届法国巴黎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取得境外参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在游泳、皮划艇、自由式小轮车、网球等项目上打破欧美垄断,最终收获40金27银24铜,金牌数与美国并列第一。而在总共130名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00后”有62人,“05后”有12人。这届奥运会比金牌、奖牌更重要的收获是中国体育健儿身上展现出的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信,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们不断在赛场上突破极限、战胜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一个从追光到成为光,再到发光的过程,在一块又一块熠熠生辉的奖牌背后,我们看到许多令人感动的画面。让我们跟随“光”开启新的征程,刷新新学期的起跑线!

一、发现光,找到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只是发光点不一样罢了。生活中,其实别人看你也是有光芒的,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很多时候,你看见的都是别人的光芒,永远看不见自己的光芒之处,所以你开始焦虑不安,开始迷茫无助。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金子,总有会发光的一天!”有的人发光的早,有的人发光的晚;有的耀眼,有的泛着微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有时我们可能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有的人擅长艺术,有的人擅长科学,有的人擅长沟通,有的人擅长领导。我们要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价值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更加清晰地规划未来。那么,如何找到自我价值呢?

了解自己是找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兴趣、擅长、性格、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习惯、聆听亲友的评价、完成性格测试等方式来了解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工作、学习和社交中寻找感觉,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然后确定目标、扩展社交、迎接挑战和持续自我反省。只有保持自信,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才能走向更加成功和充实的人生。

当我们找到光后,记得把光装进行囊,自强的种子一旦发芽,人生的春天迟早会到来。

二、靠近光,向下扎根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会成为我们的榜样。他们或许是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或许是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又或许是在道德品质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正如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天才少女”全红婵、“火箭少女”郑钦文、“中国飞鱼”潘展乐一样,他们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刻苦努力!

这些人让我们感到敬佩,也激发了我们的奋斗欲望。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此,还要学会从更多优秀的人身上汲取力量,让榜样的力量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学习榜样的精神后,我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要做到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谦逊、踏实的心态,去扎根于土地之中。只有对自己的根基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真正地成长和发展。

“向下扎根”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也是成长最美的姿态,向下的深度将决定成长的高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现在开始,放下受害者心态,摒弃抱怨,远离消耗,重新出发。

三、成为光,向下扎根

其实,新学期,我们也可以!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做自己的冠军!

我们需要做到:

告别假努力,做到真自律。

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相互扶持,互相成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为目标奋斗,成为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四、发散光,凝聚力量

独行快,而众行远。

独学寡,而众学乐。

一个人优秀不叫优秀,一群人优秀才叫优秀。一个好的班级团队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共同维护,班级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大致的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色的细沙混进了黑土里,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使人上进,一个恶劣的环境能让人颓废。

成功不是一个人多优秀,多有能力,而是他能够把他的经验、他的能力通过分享的形式,去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直接打开高速的通道让他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最终获得成功!

人在一起叫团伙,心在一起叫团队。让我们像奥运五环一样心连心,环环相扣,弘扬奥运精神,人人都为这个班级发光发热,凝聚出强大的战斗力。让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为了班级的荣誉前进、前进、前进进!

同学们,新时代的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你们没有理由沉迷于手机,浑浑噩噩度过这宝贵的青春,我们更要清楚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立鸿鹄志,珍惜时间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勤奋学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文字|德育处      编辑|马玉萍      审核|巢晨      签发|徐光茂)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高淳区外国语学校